场地原先是洗煤厂的堆料区,当地村落的民居与各种质密的违章建房,高低起伏,大小不一的屋顶,与马路北侧的尺度巨大的厂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调整襄汾泳馆需要结合功能完成身份的转换。
一组起伏的坡型折线造型体量占据在场地之中,屋顶天窗和反光材料又具有某种工业建筑的气质。新的建筑与旧的钢厂,村落等形态既相似又陌生。 与重的,冷峻的,反光幽亮的直立缝边锌锰屋面相对,立面材料为黑色烧衫板,它们和室内温暖的仿木格栅相组合。
对于两片水面、四组立柱来说,可以有一个基本构成,如图所示:屋面屋脊、结构立柱与水面三者是错位布置的,这在空间形式上会带来随机性相乘的丰富效果。他们配合结构梁架,一方面,形成角间,相邻水面得以延绵;另一方面,不对称的结构扯出巨型的天窗光线得以铺洒在水面。在此基础上,结构工程师在受压最大的桁架下弦处增加一组V型的垂直于片状结构的支撑,这些支持和桁架下弦及面内的腹杆共同形成一个个倒立的四棱锥(Pyramid)。
襄汾泳馆通过大小不一的庭院彼此相连, 营造一种连续延绵的林间水世界。建筑的主游泳区入口位于建筑东侧,游泳区中部为50米八泳道综合泳池,两侧分别为50米三泳道VIP泳池和儿童戏水区; 建筑东南侧为休闲水疗区。建筑的西侧连接会议接待区以及南侧的家具展厅区。北侧为餐饮配套服务区和生活超市。二层设置有图书绘本馆,健身房、按摩房等。在地上二层,一条独立的非亲水环绕动线,将几大功能区与看台联系起来。
结合功能,主要的几个泳池的空间性格是有差异的:南端的三泳道VIP泳池依靠单坡屋面,塑造为一个高耸空间,下方的水平地长窗露出地面的景色。
八泳道综合泳池,高达15米的通高空间,让两侧的屋面甚至延伸进来。上空扯出的巨形天窗,光线设在斑驳的水面之上,塑造出一种室外泳池的感觉。
相比而言,另一侧的儿童戏水池则呈现一种更小尺度的轻松。插入的坡屋顶高度,在这里急剧降低,最低处甚至只有1.2米。低矮的空间给孩子们特有的归属感和安全感。